从简单的数学公式 T = S / V(时间 = 距离 / 速度)出发,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本作品以此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索数据驱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潜藏的时空关系。
相较于现实世界中的时空维度,这种虚拟的时空关系更为隐匿且难以察觉。然而,与当下广泛讨论的“元宇宙”概念不同,这种基于数据流动的虚拟时空或许更加科学且可验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虚拟空间本质的路径。。
本作品通过多台主机、摄像机、时钟与投影仪,构建了一个以时钟为核心的闭环系统,以可视化时间的流动。在“元宇宙”概念盛行的背景下,本装置试图重新审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摄像机实时捕捉时钟图像,并以“直播”的方式进行传输。随后,视频数据被发送至多台主机进行处理。由于各主机的计算性能不同,数据在流通过程中经历不同程度的时间延迟与画质损耗。最终,处理后的视频通过投影仪投射回时钟表面,使投影影像与真实时钟重叠。
时间延迟的存在导致投影中的时钟指针与实际时钟指针之间产生空间角度偏差,这一角度被定义为“纯粹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每台主机如同虚拟宇宙中的行星,根据其计算能力施加各自的“引力”,牵引并扭曲时间的流动。最终,时钟成为现实与虚拟交汇的场域,其表面映射出一层关于时间的幻影与偏移,呈现出一种时间在数字世界中的动态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