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星

双子星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两个悬浮于半空的气球,以声音的方式展现二者的博弈关系。这件作品延续了我对力及其延展性的探索,聚焦于力的运作、转化以及微小力量的隐性能量。本项目通过两颗悬浮的氦气球之间的运动与张力关系,呈现力的交互与变化。气球以拉-推结构相连,并由拉伸传感器连接,中部安装陀螺仪以测量张力引发的倾斜角度。轴向与加速度数据通过ESP32 和树莓派(Raspberry Pi)之间的 OSC 通信实时传输,并由Max/MSP解析,将数据转化为声音,以音频映射展现气球之间的动态关系。

观念及背景研究

观念及背景研究

力是抽象的,但微小的力量往往能引发深远的影响,这一隐性的能量能够被物化,并与符号体系相互作用,赋予其社会文化语境。在这一过程中,力不再仅仅是物理现象,而是延伸为物体、空间、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作品试图揭示这些力量在不同层面的交互与变换,探索看似微弱却持续塑造世界的能量流动。

技术实现

技术实现

技术实现

  1. 通过扩展板将 ESP32 连接至 拉伸传感器 和导线。

  2. 将 ESP32 开发板 和 电池 固定在一个氦气球上,并在另一个气球上添加配重,以维持平衡和悬浮状态。

  3. 用 拉伸传感器 连接两个气球,其数值反映气球之间的张力,并影响声音的变化速率。

  4. 将 拉伸传感器 对角穿过 陀螺仪传感器,以增强 Z 轴 的数据变化范围。

  5. 使用 STEMMA QT 连接器 连接 陀螺仪传感器,以确保在张力变化过程中连接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

  1. 通过扩展板将 ESP32 连接至 拉伸传感器 和导线。

  2. 将 ESP32 开发板 和 电池 固定在一个氦气球上,并在另一个气球上添加配重,以维持平衡和悬浮状态。

  3. 用 拉伸传感器 连接两个气球,其数值反映气球之间的张力,并影响声音的变化速率。

  4. 将 拉伸传感器 对角穿过 陀螺仪传感器,以增强 Z 轴 的数据变化范围。

  5. 使用 STEMMA QT 连接器 连接 陀螺仪传感器,以确保在张力变化过程中连接更加稳固。

· 为了延长气球的悬浮时间,在充入氦气时,使用 Ultra Hi-Float 氦气球处理剂,以减少氦气泄漏。



  • 选用 BNO055 陀螺仪传感器 而非 MPU6050,因为其在轴向位置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高,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气球的运动状态,并影响最终的音乐输出。

· 为了延长气球的悬浮时间,在充入氦气时,使用 Ultra Hi-Float 氦气球处理剂,以减少氦气泄漏。

· 选用 BNO055 陀螺仪传感器 而非 MPU6050,因为其在轴向位置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更高,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气球的运动状态,并影响最终的音乐输出。

声音部分

声音部分

由于展览设于教堂,且气球承载着浪漫与轻盈的意象,声音设计借鉴合唱音乐的氛围,以弦乐(Strings)为主要音色,营造神圣而流动的听觉体验。系统通过 udpreceive 接收 ESP32 传输的气球运动数据,并使用 OSC-route 解析,实时映射声音变化。

三维空间中的声音映射

本项目聚焦于气球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关系,其中:

  • Y 轴数据(垂直运动) 控制 音高(Pitch),使声音随着气球的升降而变化,增强直观的空间感知。

  • X 轴数据(水平运动) 调节 音符触发的时间间隔,即根据气球的相对水平位置调整声音节奏,使其在快慢之间流动。

  • Z 轴数据(翻转角度,反映高度差) 影响 音符的泛音时长(Harmonic Duration),决定声音的延展性与余韵。

  • X 轴与 Z 轴的组合变化 共同塑造 旋律节奏与声音层次,使音符在空间中形成呼吸感的律动。

背景音的动态调整

为了丰富声音层次,系统额外加入合成器(Synthesizer) 生成 电子背景音,包裹在弦乐主旋律之上,形成深邃的音响空间。同时:

  • 拉伸传感器的数据 直接影响背景音的节奏与密度,使其随着气球间的张力变化而动态调整。

    (这一设计确保声音不仅映射物理运动,还能传递气球间的微妙张力,使音乐在力的互动中呼吸、延展,形成有机的听觉体验。)